真正的戰爭是什麼樣的?殘酷、快速、充滿變數。
楊素用兵如神,5000精騎就能突襲得手,楊諒用兵如兒戲,30萬大軍被4萬人擊敗。
這種差距不是兵力問題,是指揮官素質的差距。
楊諒起兵時,關隴貴族保持觀望,他們對楊諒的割據意圖心存疑慮。
山東士族也沒有支持楊諒,他們更願意支持正統的楊廣。
江南的反楊廣勢力,楊諒也沒有聯繫,他完全是孤軍作戰。
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能否獲得士族集團的支持,楊諒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楊廣藉機徹底剷除宗室威脅,楊諒被廢為庶人後,幽禁在京師。
楊諒的兒子們也被處死,楊廣不給任何人報仇的機會。
這標誌著隋朝宗室勢力的終結,從此以後,皇權高度集中,再無藩王割據的可能。
楊諒的失敗,反映了隋朝中央集權的歷史趨勢。
楊堅建立隋朝時,就有削弱地方勢力的意圖,楊廣繼位後,更是加快了這個進程。
楊諒的存在,本身就與這個趨勢相矛盾,他的失敗或許是歷史的必然。
區別只在於,他把這個過程演繹得格外慘烈。
楊諒在幽禁中度過了餘生。史書記載,他經常望著天空發獃,似乎在回憶那段意氣風發的歲月。
大業九年,楊諒病死在囚禁中。臨死前,他說:"我辜負了父皇的期望。"
宇文化及殺死楊廣後,也殺死了楊諒的兒子們,楊諒一脈,徹底斷絕。
一個曾經手握52州軍政大權的藩王,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這就是楊諒的故事,一手王炸,被他打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