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真宗趙恆時期(公元998年至1022年),摩尼教甚至逆風翻盤一波。他主持修訂《道藏》,這個道教的百科全書,裡面竟然收錄了部分摩尼教經典。你沒聽錯,曾經的「異教邪魔」,搖身一變成為「道藏一員」。
可惜的是,風頭再盛,也逃不掉官方定性。「邪教」兩個字像鍋蓋扣死,不讓抬頭。於是,摩尼教只得轉入更深的地下,以「光明會」「無上法王」等神神秘秘的名義存活。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最後徹底失聯。
直到現在,中國多地的古墓、石窟、摩崖石刻里,還能發現摩尼教的遺痕。只不過這些痕跡,像是沙灘上的腳印,隨著時代的浪潮,一點點模糊,一點點消失。
風靡全球,卻全軍覆沒?世界唯一滅絕的「世界宗教」
世界那麼大,能稱得上「世界性宗教」的,不多: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最少也是跨洲級別。而摩尼教,曾經赫然在列。可如今,它是唯一一個徹底滅絕的「世界級宗教」。
摩尼教曾在中亞、波斯、印度、羅馬帝國都有傳教點,信徒一度數百萬計。你就看那路線,東邊到中國大唐,西邊傳到羅馬元老院。光是翻譯摩尼教經典的文字,涵蓋了敘利亞文、突厥文、粟特文、漢文……這規模,說它全球500強都不為過。
但問題也正出在這兒:它「誰都要沾」,最終也「誰都得罪」。
你拜佛,我也拜;你信耶穌,我也說是我的人;你拜火,我也照抄。哪有這麼搞的?結果是:哪個主流宗教都不認它,哪個政權也不放心它。
在波斯,它被定性為邪教;在羅馬,它被當作異端;在印度,它被排擠出境;在中國,它被打成「吃菜事魔」;到了明清,更是毫無蹤影,只留下文學小說里的餘熱和民間傳說中的光明會。
而它最終滅絕的根本原因,不在教義本身,而在——沒有「護法國家」撐腰。
佛教至少有印度起源;基督教背靠羅馬教廷;伊斯蘭教坐擁阿拉伯帝國。可摩尼教沒有一個能「打」的老大,全靠自己打游擊。在一個靠政權扶持才能長久的宗教環境中,這種「四處逃難、各處落腳」的打法,註定走不遠。
再說得直接一點:摩尼教的「世界性」,靠的是遊牧式傳播;而它的「滅絕性」,源於被各國輪番清理。
至今沒有一個國家把它列為合法宗教,沒有官方文獻承認它為本土信仰,連遺址都多是碎片零星、未能系統保留。它就像一場橫跨歐亞的狂歡,一朝結束,就被時代的洪流沖刷得乾乾淨淨。
這是世界宗教史上極為罕見的現象:一個曾風靡全球的信仰體系,最終只留下一個名字——「摩尼教」——成為歷史書上的冷知識,和小說里的熱詞。
你再問明教是什麼?是光明的代名詞?是張無忌的門派?不,是一段被遺忘的、光明與黑暗之間曾經血拚過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