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制度後來成了中國政治格局的基礎。同時他還推動「書同文、車同軌」,把文字、貨幣和度量衡都統一起來,把整個國家的行政體系整合到一起。
可命運總愛開玩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的時候,在沙丘病死了。當時李斯跟趙高、胡亥都在身邊。秦始皇留下遺詔,要讓長子扶蘇繼位,但趙高心裡打著別的算盤,想讓胡亥當皇帝。
他找到李斯,跟他分析其中的好處和風險。李斯一開始不答應,可架不住權力的誘惑,最後還是跟趙高一起,偽造了遺詔,逼著扶蘇和蒙恬自殺,讓胡亥當上了皇帝。
胡亥繼位後,趙高實際上掌控了朝政大權。當時政務搞得一塌糊塗,老百姓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到處都是不滿的聲音。
陳勝吳廣帶頭起義,六國舊貴族也紛紛恢復國號,秦國的社會越來越亂。李斯想勸胡亥改革,好好治理國家,可胡亥根本聽不進去,一門心思只顧著享樂。
趙高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把李斯當成眼中釘,設計陷害他。先是在胡亥面前說壞話,讓胡亥懷疑李斯要造反,又借著李斯兒子辦事不力的由頭,把李斯關了起來。
最後李斯被判了腰斬,連帶著整個家族都被滿門抄斬。
在咸陽的刑場上,李斯看著馬上要一起被殺的兒子,眼淚止不住往下掉,心裡滿是悔恨。
他當時心裡的想法特別簡單,就想跟兒子牽著黃狗,回上蔡老家,去野外追兔子。可這樣簡單的願望,再也沒法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