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出軌女學生,攜懷孕小三回家休妻,卻被母親一番話勸住

2025-11-08     花峰婉     反饋
2/3
他強忍失望,勉力完成了新婚的禮數,婚後第三天,孔德沚隨禮回門,卻在娘家哭成了淚人。

她對父母控訴:「我在沈家就像個鄉下人,他們嫌棄我不識字。」

這句話傳到婆婆陳愛珠耳中,她安慰兒媳說:「我雖然沒有讀多少書,教你還不費力。」

婚後不到半月,茅盾便匆匆返滬工作,留下新婚的妻子與母親同住。

他似乎迫不及待想要逃離這段「無趣」的婚姻。而這場逃避,卻成為了孔德沚轉變命運的起點。

孔德沚與婆婆同吃同住、同起同眠,婆媳關係在那年冬天變得格外親密。

在婆婆的帶領下,孔德沚從最基礎的識字開始,每日捧書不輟,漸漸能寫短句、識通文。

她不僅在家跟母親學字,還在陳愛珠的支持下走進了鎮上的小學。

兩年後,她已能獨立寫信給丈夫,字跡不工整,文法不標準,但字字句句都是真情實意。

她用這種方式告訴茅盾:她在努力追上他的腳步。

1921年初,茅盾收入穩定後,將母親與妻子接至上海定居,孔德沚也順勢進入「愛國女校」學習文科。

那年她已達到高小程度,能夠閱讀淺顯小說、時事評論,也能寫出完整信件。

每晚寫作業,她總是最後一個熄燈,哪怕手腕酸痛,也堅持抄寫整段文章練習文筆。

她開始參與進步社團,參加婦女讀書會,與城市女性結交,不再是那個只認得「孔」字的鄉下新娘。

漸漸地,茅盾對妻子的態度開始變化,他不再冷眼旁觀,也不再刻意躲避。

他欣賞妻子的堅持,讚嘆她的進步,但這份欣賞始終帶著保留,他依舊在心中惦念著「理想中的伴侶」。

這一年,他們的女兒沈霞出生了,兩年後,又有了兒子沈霜。

孩子的出生,縫合著曾經疏離的夫妻關係,也喚醒了茅盾作為丈夫與父親的責任感。

可就在這一切逐漸回暖之際,1927年,國內政局突變,革命人士遭大肆通緝。

茅盾在友人建議下遠走東瀛避禍,在異國他鄉,一個熟悉的名字再次闖入他的生活。

情感生變

1928年盛夏,就在前往日本的船上,茅盾與秦德君再度相遇。

那個曾在課堂上認真聆聽他講課的學生,如今已是23歲風華正茂的新女性。

她不再是那個青澀羞怯的女學生,而是身段挺拔、談吐清晰、思想激進的獨立女性。

秦德君來自四川彝族名門,曾與革命領袖惲代英、鄧中夏等人往來頻繁,性格爽朗中帶著一股子不容妥協的鋒利。

彼時的茅盾,內心早已對原配婚姻感到疲憊。

他那位鄉下出身的妻子孔德沚,雖然努力追趕,但在他的世界裡,始終還是差了幾分「靈魂的共振」。

而秦德君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塊精神空白。

他們在東京的街頭長談,在旅館的小屋裡對坐論文藝,秦德君講述著好友胡蘭畦抗婚出逃、追求革命的故事,而茅盾則聽得熱血沸騰。

他眼睛裡閃著光,說:「這都是一把把銅錢,你只要一根線,我就能串成小說。」

於是,小說《虹》誕生了,那是一部以女性抗爭與時代變革為主題的作品,情感激烈,節奏緊湊,一經連載便在文壇引發轟動。

《虹》的構思、人物、標題,甚至主線架構,幾乎都離不開秦德君的貢獻。

而隨著這部作品的熱度不斷高漲,茅盾與秦德君的感情也逐漸越界。

兩人開始同居,他們在東京的小巷裡租了一間旅館,布置得如新婚小屋。

清晨秦德君為他泡茶,夜晚茅盾伏案寫作,她在一旁默默縫衣。
呂純弘 • 122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