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給民國留下了多少軍事遺產?

2025-11-23     花峰婉     反饋
7/13
尤其是在14年抗戰時期,這款誕生於清末的「漢陽造」步槍,甚至成為了近代中國軍隊的主力槍械(1944年停產時,「漢陽造」步槍累計生產108萬餘支)。

1950年代的韓戰時期,「漢陽造」步槍也還發揮過戰場餘熱,痛擊美帝侵略者。

根據相關資料:在20世紀初,漢陽兵工廠可日產步槍30支、無煙火藥600磅、月產大炮8門、槍彈80萬發、炮彈7萬發。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北洋軍攻陷漢陽,漢陽兵工廠慘遭破壞;民國政府成立後,才恢復生產,先隸屬北洋政府督辦兵工廠事務處,而後又改隸於陸軍部。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漢陽兵工廠又改隸為軍政部兵工署,全廠人員規模高達4000人,增設機關槍生產車間及設備,開始大規模的武器裝備製造。

國民政府時期,漢陽兵工廠仿製有克虜伯式75毫米口徑山炮、「三十節」式7.9毫米口徑重機槍、75毫米口徑迫擊炮、德國柏格門式9毫米衝鋒鎗,以及航空炸彈。

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裝備產量如下:月產步槍4700支、重機槍35挺、迫擊炮107門、重炮2門、步槍子彈600萬發、機槍子彈2萬發、手榴彈3.95萬枚。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漢陽兵工廠內遷重慶,由於損失設備較多,便和鞏縣兵工廠合併,改建為軍政部兵工署第一工廠,並於1941年復產,而後在解放戰爭時期生產手榴彈、槍榴彈、擲彈筒。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7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5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