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原始碼——幹細胞

2024-03-29     壽葦晴     反饋
7/8
近年來,中國在幹細胞基礎研究領域成績突出,特別是在證明誘導性多能幹細胞與重編程、轉分化、單倍體幹細胞、成體幹細胞與生物材料結合等方面尤為突出。但在幹細胞臨床應用領域,由於缺乏監管體系造成的幹細胞「濫用」和不規範幹細胞治療曾飽受詬病。

自2015年開始,中國正逐步建立健全乾細胞臨床應用管理體系,直到2017年初,中國首批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正式備案。2017年5月31日,Nature網站對其中的兩項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分別是:利用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黃斑變性(一種因衰老導致視網膜組織退化的眼病,可致盲)。這是中國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由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過程中踏實的一步。

這兩項研究均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院士的團隊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開展。

其實,早在十年前,周琪院士已經帶領他的團隊著手規劃中國幹細胞庫的藍圖。為什麼要建立安全有效的幹細胞庫呢?這是因為,由於技術和安全性、複雜性等多種原因,自體來源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始終無法規模化,實際應用上,反而是異體幹細胞移植方法更可能是一種現實的高效解決方案,但異體移植,永遠繞不開免疫配型的問題。考慮到異體移植的相容性,很多國家都在致力於建立更為穩定安全的國家公共幹細胞資源庫以惠普更多民眾。對中國來說也是一樣,基於免疫配型的胚胎幹細胞庫也是為了針對不同疾病、不同細胞移植、不同人群配型要求,更好的服務於基於配型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

如今,周琪院士領導的北京幹細胞庫已成功的建立了200多株臨床級胚胎幹細胞系,這些細胞系的生物學安全性、有效性都經過了嚴苛的評估和檢驗,正逐步走向臨床,同時,北京幹細胞庫正致力於擴充庫容,以期建立更多規範的、標準的、遺傳多樣性更加豐富的臨床級幹細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