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歷史名人:孔子竟然是1米9的壯漢,還特別會賺錢

2024-05-30     花峰婉     反饋
3/6
劉起釪

劉起釪先生說,孔子當年辦學,相當於辦了一所喪儀技校或喪葬公司,而且生意紅火!

具體啥情況呢?這裡面的貓膩可深著呢!

我們知道,孔子用最穩定的,家庭擬血緣的關係來類比和定義整個社會結構,即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一個家庭中,爺爺的地位比爸爸高,爸爸比兒子高,兒子比孫子高,那麼人和人之間自然也不是平等的。即天子貴於諸侯,諸侯貴於大夫,大夫貴於士,士貴於庶民百姓。

需要指出的是,人和人不平等,這是儒家的歷史局限性,我們不能以今天人的視角去審視,就像成熟的大人沒必要嘲笑幼年的孩子穿開襠褲一樣。

既然在儒家思想中,人和人不平等,那麼72賢人和3000弟子自然也不是一個概念。

倒不是說,這72人的學問是最好的,其他的3000弟子就是差生。

而是這72賢人都是國人,有一定貴族血統背景的,這是和庶民野人完全不同的。

孔子是極其強調貴族血統身份的,他的祖先可了不得,孔子的直系祖先是弗父何,那是宋湣公的長子。而宋國的淵源大家都清楚,乃是殷商的後人。

細算起來,孔子竟是最後一代人皇紂王的兄弟的後代!

孔子有多重視自己的血統呢?

雖然他幼年喪父,從小就過著苦日子,但在他17歲那年,母親病逝,他得知了自己的真實血統身份後,乾了兩件震驚魯國的大事。

第一,是他跑到防地這個地方,挖開父親的墳,將母親和父親合葬。

第二,是他去參加季孫氏饗宴整個魯國貴族的筵席,然後被人家的家奴陽虎擋在門外並羞辱了一番。

這件事對孔子的刺激極大,成了他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所以,孔子對弟子的劃分非常明確,國人能學什麼?庶民野人能學什麼?這是完全不同的!

他曾經跟自己著名的弟子子夏說過,『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意思是,你是君子,不能幹小人乾的事兒。

在春秋時期,君子和小人的概念跟今天完全不同,它們和道德沒有一毛錢關係,區別只在於出身和人生價值。

君子謀道不謀食,小人謀食不謀道。君子要學如何當官,如何實現人生價值,而小人則是要學習具體的謀生技巧。

其實這也是由歷史局限性決定的,畢竟在當時,庶民就算再優秀也不能加官加爵,又不是商鞅治理的秦國,靠砍人頭就能改變社會地位,還不如學個謀生的技巧靠譜。(蘇秦是個歷史的異數,出身庶民,和他齊名的張儀,祖上是魏國貴族)

這也是『因材施教』的真正內涵!

我們今天所說的『有教無類』,實則是『有教則無類』,意思是通過教化,能讓不同心性品格的人,都符合儒家的是非觀,不再有思想上的差別,本質上是一個統一思想的過程。

孔子的72賢人是君子儒,應該學當官,拿俸祿;而3000弟子是小人儒,他們要學的,就是如何去埋人和葬人。

而這一點,也是由儒家最重視的孝文化決定的。

在孔子的理論中,為啥最重視『孝』?那是因為他所設計的『擬血緣』社會結構關係,是以最穩定的人類天性『父母子女之愛』作為基礎的。

如果連這一點也崩塌了,那整個儒家理論框架也要崩塌!畢竟,如果兒子都不把爹當回事了,那大臣也沒必要把君王當回事了。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只是一句空話了。

儒家的所謂三綱五常,五倫,『仁義』也好,『禮樂』也罷,其實全都是在維護這個『擬血緣』的社會框架的!

故而,儒家極其重視喪葬文化,葬禮辦的越隆重越好,花銷越大,證明孝心越重,儒家的『根』相應也越牢!
奚芝厚 • 136K次觀看
舒黛葉 • 28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福寶寶 • 46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