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與惡魔
在整個鬥爭過程中,張居正都是極其隱忍的,而且需要關鍵出手的時候,也毫不猶豫,雖歷經風霜,但是依舊是赤子之心。用最腹黑的權謀,實現在純真乾淨的理想。
對於張居正的功績,許多人都已經是非常熟知的,一條鞭法,考成法,外鎮北邊,內平西南叛亂等等。
張居正的改革雖然也存在弊端,但是其一舉逆轉形勢,清明朝政,將大明王朝強行續命,且大幅減輕了百姓的徭役等負擔,為社會轉型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關鍵是張居正臨危受命,敢於揮刀向自己所在的貴族階級,僅僅是為了百姓的生活討個公道。
至於張居正貪污,許多人也是討論不停。有人認為張居正自己要肅清貪污,自己卻收受賄賂,私德存在問題。
但是,更多歷史名人則為張居正的貪污做了辯解,張居正的貪污都是看人貪污,而且其貪污的貨款全部用於拉攏黨羽,培養有才的白衣之身,取之有道。
而且張居正從不避諱自己的貪污,他知道自己有問題,但是若是為了黎明蒼生,將貪官的錢用於改革,用於穩固朝政,最終流向百姓,這一罵名,張居正似乎是擔得起的。
張居正更像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人,並非聖人那般虛無。另外就是明朝的「活法律」海瑞,是這樣評價張居正的:工於謀國,拙於謀身。
一個眼裡見不了一點貪污腐敗的海瑞,都能如此讚賞張居正,理解和認同張居正,可見張居正是當時時代的一個標杆。
另外就是張居正雖然把持朝政,獨斷專行,表里不一,生活奢侈,可是張居正被清算的時候,張居正政敵趙錦在官復原職之後,立刻申請為張居正平反。
而其一直沒有回到任上,是因為張居正的打擊。
鄒元標,一個被張居正打了八十廷杖以致殘疾的官員,為了給張居正昭雪,在天啟年間都拖著病體到處奔走。這樣的例子頗多。
張居正沒有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其算是污泥的一分子,但是其為了自己的理想以身入局,臭名昭著又如何。
功在社稷,自有後世評說。有時候,成功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有時候,不成魔是無法屠龍,守護一方平安。
就像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里對張居正的評價:張居正是一個天才,生於紛繁複雜之亂世,身負絕學,敢於改革,敢於創新,不懼風險,不怕威脅,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
但是,張居正又獨斷專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個道德並不高尚的人。
參考文獻:
淺論張居正悲劇的原因—劉剛
「威柄之操,幾于震主」:張居正的三十二人大轎—吳美鳳
張居正奮鬥的人生—朱玉萍
張居正的職場成功三要素—陳甲取
張居正改革與吏治重整—陳忠海
張居正死因探析—賴澤冰
改革有功、貪腐有罪的張居正—樂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