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主墓室(圖據:視覺中國)
但如此堅固的墓室,被發掘時卻是處於垮塌的狀態。究其緣由,應該是劉賀離世三百多年後的那一次地震。《晉書》記載,東晉元帝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十二月,南昌一帶「廬陵、豫章、武昌、西陵地震,涌水出,山崩。」能讓劉賀的堅固墓室垮塌的,只可能是這樣的強烈地震。
地震一百年後,劉賀墓所在的海昏縣又逐漸被江水侵蝕。古稱「彭蠡澤」的鄱陽湖,因長江水的湧入從三國時期就開始南侵,導致附近的低地不斷被淹沒。到公元425年也就是距今整整一千六百年前,海昏縣完全沉入湖底。而附近地勢較高的吳城鎮卻因此而變成了一處繁華碼頭,因此民間向來有「沉海昏,起吳城」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