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東晉北伐多次失敗,流民們重返故土的希望逐漸破滅。隨著時間的推移,居住日久,上層僑人已多占有田園別墅,下層僑人一部分淪為部曲、佃客、奴婢等,一部分通過開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為自耕農民,他們在當地繁衍生息,逐漸融入了南方的生活。
公元 313 年,晉懷帝司馬熾遇害,司馬睿移檄天下,被各地勢力推為盟主。公元 317 年,太興元年三月,晉愍帝司馬鄴被害,在群臣的勸誡下,司馬睿正式稱帝,建立了東晉政權。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東晉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長期對峙的時代。
司馬睿的南渡以及東晉政權的建立,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大量人口的南遷,為南方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南方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南方經濟的繁榮。同時,政權的南遷也為南方帶去了先進的政治與法律制度,提升了南方的文化水平。北方和南方彼此迥異的異質文化得以充分交流與融合,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這一過程中,司馬睿和王導所展現出的政治智慧和領導才能,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