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感覺全紅嬋的胳膊比王宗源還粗?」這樣一條評論一經發布,瞬間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曾經被大家視為跳水台上那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的全紅嬋,如今以C位的身份強勢亮相廣告大片,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成了話題焦點。畫面一經曝光,爭論隨之而來:是鏡頭的角度導致的視覺差異,還是運動員本身的體態?關於C位、審美、公眾曝光度和運動員保護的討論層出不窮,爭論的火花一觸即發。
然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或許並非僅僅是全紅嬋的C位。站在C位,意味著什麼呢?是榮耀,還是壓力,抑或是被誤解的結果?
日前,跳水隊與某國際頂級運動品牌的合作廣告終於亮相。廣告畫面中,光線灑在全紅嬋的身上,她站在最顯眼的中央位置,面帶自信的微笑,展現出滿滿的活力與朝氣。但真正引發熱議的,卻不是廣告本身,而是她站在C位時給人帶來的強烈視覺衝擊——有評論稱,「她的胳膊看起來比王宗源還粗」,更有網友認為,「鏡頭過近讓她看起來壯實了些」。很快,評論區里分為兩大陣營:一方為全紅嬋鼓掌,稱她終於獲得了應有的曝光與尊重;另一方則表示擔憂,認為她是否過早地被推向了聚光燈下,「她還太年輕,這樣的曝光會不會影響她的成長?」
從攝影的角度來看,「透視原理」能夠給出一部分解釋。距離鏡頭越近,視覺上的變形效果越明顯,近處的物體通常會顯得更大。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站在最前面的全紅嬋會看起來更加結實。而這與我們常見的臉部特寫,靠近鏡頭會讓面部顯大是同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