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和體操都是吃青春飯的運動,巔峰期大約是在13歲到17歲之間。如今已經滿18歲的全紅嬋,運動生涯難免走上坡路。尤其是她因為傷病在5月退出全國冠軍賽,7月又缺席了新加坡世錦賽,這些都讓外界對她的未來充滿疑慮,認為她的「天才時代」走到了盡頭。然而,誰又能想到她為了重回狀態付出了多麼艱辛的努力呢?
她在廣東二沙訓練中心開啟了「地獄模式」,每天訓練超過六個小時,核心訓練的強度增加了30%。不僅在陸上進行強化訓練,水中還增加了阻力帶訓練,深夜她還在加練動作分解。經過這樣的努力,她的肌肉質量提高了3%,體脂也下降了,引體向上的數量從3個提升到了8個,而207C的動作評分恢復至8.5分,這些都表明減肥所帶來的實質變化,實在是可喜的進步!
黃強在體育評論中提到,最近與全紅嬋相關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既有喜事,也有煩惱。特別是她因體重問題而受到的壓力,讓這位現役運動員感到相當難受。作為運動員,體重問題特別敏感,外界的責難與質疑讓她承受了不小的心理負擔。如今,她的運動生涯漸漸走下坡路,面對這樣的挑戰,她依靠努力重新找回了狀態。在我們歡呼「全紅嬋練瘦了」的時候,也許更值得我們深思:能否減少對她身材的評價,多一些對她努力過程的認可?能否允許運動員在低谷中沉澱,而不是在「狀態下滑」的標籤下被無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