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到底是誰?長的有多美?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就是中國社會階層一個簡單的分級,讀書的「士」在近兩千年的時間內幾乎是壟斷了社會第一階級,歷朝歷代的君王們在天下穩定之後,對讀書人們都是禮敬有加,這種情況在唐朝科舉制確立之後更加顯著。
多少士子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夠「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達成自己「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目標。
歷代皇帝們自然也是對這種景象樂見其成,對士子們埋頭苦讀的行為大加讚賞,這其中對書生們吸引力極大的一句,那估計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了。
小同學好好讀書啊,讀書讀好了給你年薪千萬、豪華大宅、美女老婆啊。
這動力不就來了。
可黃金屋的價值還是能夠計算的,顏如玉的量化又在哪裡呢?
一個女子究竟得有多漂亮,才配得上顏如玉這三個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