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親生兒子,救下主家孩子,結下延續千年的恩親
眾所周知,自古有「天下兩家半」之說。其中,一家為道家第一家,盤踞老虎山的張道陵後裔張天師家族;半家所指,一朝一代的皇帝家族。另一家則是綿延最久,最為顯赫的聖人之家,曲阜孔氏家族,號稱「天下第一家」。「聖府」(孔府)兩側的一副金字對聯,上聯為「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是「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從此對聯中,可見「闕里世家」孔氏家族的榮耀與霸氣。令人想不到的是,「天下第一家」的孔家與「玉皇之姓」的張家還有著延續千年的恩親關係。這一切還要從一場災難,一個孩子,一位婦人說起。
孔府大門及其兩側的金字對聯
1、
五代十國後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全國硝煙四起,戰亂不斷,到處兵荒馬亂。此時的孔府如動盪的戰局一般,一片散沙,岌岌可危。孔子的四十二代孫孔光嗣早已失去爵位,無法得到朝廷的恩賞。孔府中的所有開支只能靠他做泗水令的薪俸維持著。然而,就在此時,一場災難也悄悄降臨。
五代十國亂局
一位名叫劉末的男子進入孔府當差,並被編入洒掃戶行列。後唐時,外姓人進入孔府當差必須將姓氏改為孔,所以,劉末變成了孔末。這不僅僅是名字的變化。更主要的是,孔末從此有了編制,可以拿到固定的薪俸。最令人羨慕的是,孔末的子子孫孫都有了編制,並世代作為孔府的洒掃戶。原本,孔末應對孔府,尤其對孔光嗣要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