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有些尷尬地推了推眼鏡:「這個...確實是疏忽了。
下次一定記得叫你。
」我點點頭,微笑道:「好啊,我很期待。
團隊凝聚力很重要,能參與其中我會很開心的。
」沒有指責,沒有抱怨,但也沒有假裝不在乎。
我只是溫和地指出了這個疏忽的存在,並表達了希望被納入的意願。
會後,我剛回到工位,年輕的小趙就蹭了過來。
「李姐,剛才您太帥了。
」她小聲說,「他們明明是故意的。
我都聽見小王說『別叫李姐了,她肯定又說家裡有事不來』。
」我愣了一下。
確實,過去幾年裡,我用「家裡有事」推掉了無數非必要的聚會。
四十歲,有個上國中的女兒,丈夫經常出差,我自然成了同事眼中「無趣的中年婦女」。
但真相是,我開始拒絕邀請,是因為感覺自己是那個「被湊數」的人——他們不是在真心邀請我,只是出於禮貌通知一聲。
「謝謝告訴我,小趙。
」我說,「不過,以後如果有聚會,如果你聽說我沒被通知,可以麻煩悄悄告訴我一聲嗎?
我不是非要參加每次聚會,但我希望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小趙重重地點頭:「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