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落榜對洪秀全來說不只是失望那麼簡單,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回到家之後,洪秀全大病一場。
病得有多重呢?整個人昏迷不醒,家裡人都以為他挺不過去了。
就在昏迷當中,洪秀全做了一個夢,夢裡有聲音跟他說"奉天之命,下凡降妖除魔"。
這場病前後拖了好些日子,等他終於醒過來的時候,整個人都變了。
以前那個溫文爾雅的讀書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眼神發狠、說話沖的怪人。
家裡人發現他不對勁,性格變得特別偏激。
動不動就說些奇奇怪怪的話,對朝廷的態度也變得很不客氣。
不過洪秀全還是沒有放棄科舉,他心裡還是覺得只要能考上秀才,一切都能回到正軌。
這個執念支撐著他又熬了好幾年,等待下一次考試的機會。
最後一搏,徹底死心
1843年,洪秀全大概29歲了。
這一年他第四次走進考場,也是最後一次。
這次考試他格外用心,每個字都寫得很仔細,生怕再因為書法問題被刷下來。
可命運就是這麼愛捉弄人,等了幾個月,榜單公布,還是沒有他的名字。
這一次,洪秀全是真的絕望了。
四次科舉,十幾年時間,耗盡了他所有的青春和熱情。
他想不明白,自己經書讀得那麼熟,文章寫得也不差,為什麼就是考不上?直到有一天,他拿出自己以前寫的試卷草稿,對比考上的那些人的字跡,才恍然大悟。
那些考上秀才的人,試卷上的字簡直就像是刻出來的一樣,每個字都方方正正,大小一致,排版整齊得賞心悅目。
再看看自己的字,雖然不至於龍飛鳳舞,但確實稱不上好看。
有些字寫得偏大,有些偏小;有些筆畫太重,有些又太輕;整體排版看上去亂糟糟的,一點美感都沒有。
洪秀全這才明白,自己輸就輸在這支筆上。
一本小冊子,改變一個人
就在洪秀全心灰意冷的時候,他想起多年前在廣州考試時,有人塞給他一本小冊子。
當時他隨手接過來,根本沒當回事,扔在箱子底下吃灰好幾年。
這次徹底放棄科舉之後,他閒著沒事翻箱倒櫃,又把那本小冊子翻了出來。
這本冊子是講基督教的,裡面說的那些內容跟洪秀全之前做的夢簡直一模一樣。
什麼上帝啊,什麼降妖除魔啊,全都對上了號。
洪秀全越看越覺得神奇,越看越覺得這就是天意。
他開始琢磨,可能自己考不上秀才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而是上天給他安排了別的使命。
從那以後,洪秀全不再讀四書五經了,轉而專心研究這套基督教理論。
他把裡面的內容跟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搞出了一套自己的東西,叫"拜上帝教"。
這套理論聽起來挺邪乎,說白了就是洪秀全把自己包裝成上帝的二兒子,來人間剷除妖魔的。
他到處傳教,還真拉攏到不少信徒。
從落榜書生到起義領袖
科舉這條路走不通,洪秀全就換了條路。
他不再想著進朝廷當官,而是想著推翻朝廷自己當王。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正式起事,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
他把那些跟他一樣對清政府不滿的人聚集起來,一股腦地造反。
這場起義來勢洶洶,洪秀全帶著農民軍打下了半壁江山。
他在南京建都,稱天王,儼然就是另一個朝廷的樣子。
太平天國最鼎盛的時候,控制的地盤包括好幾個省,人口有好幾千萬。
洪秀全當年想通過科舉當官,結果落榜四次;現在他自己當了王,建立了政權,還真讓他實現了"治理天下"的夢想,只不過方式完全變了。
可惜好景不長。
太平天國內部問題一大堆,東王西王互相殘殺,洪秀全自己也沉迷享樂,根本管不好這個政權。
清政府緩過神來之後,聯合西方國家一起圍剿太平天國。
打了十幾年,到1864年前後,太平天國被徹底剿滅。
洪秀全也在南京城破之前死掉了,具體是病死還是自殺,至今說法不一。
那些字,暴露了一切
洪秀全死後,人們整理他的遺物,發現了一些他當年寫的東西。
這些字跡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原來這位差點改變歷史的人物,字寫得確實不怎麼樣。
他的字看上去很用力,筆畫粗重,可就是沒有那種流暢的美感。
字的大小不統一,有的字撐得滿滿當當,有的字又顯得瘦小。
排版也是歪歪扭扭,一行字高低不平,看著就彆扭。
清朝科舉對書法的要求有多嚴格呢?考官批卷子的時候,字寫得不好看直接就扔一邊了,連內容都不看。
館閣體要求每個字都得一樣大小,筆畫粗細要均勻,整個試卷看上去要像印刷品。
洪秀全的字明顯達不到這個標準,就算他文章寫得再好,考官看到這字就沒興趣往下看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洪秀全考了四次都考不上秀才。
不是他笨,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清朝的科舉制度太看重書法了。
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或者放在不那麼重視書法的地方,洪秀全說不定早就高中了。
可偏偏他生在清朝,又偏偏書法不過關,就這樣被擋在了仕途門外。
結語
洪秀全的一生挺諷刺的。
一手爛字把他擋在科舉門外,讓他當不成朝廷的官。
可也正是因為這手爛字,他才走上了另一條路,最終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如果當年他字寫得好,考上了秀才,進了仕途,也許就是個普通的讀書人,歷史上根本不會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