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朋友對蕭太后的印象,還停留在評書《楊家將》里那個與大宋為敵、形象略顯臉譜化的女強人。
但真實歷史上的蕭太后,遠比評書里描繪的要複雜和強大得多。她出生於遼國最顯赫的貴族家庭之一,自幼聰明好學,深諳政事。
遼景宗耶律賢體弱多病,很多國家大事實際上都是由蕭綽在幕後協助處理。
公元982年,遼景宗駕崩,年僅12歲的耶律隆緒繼位,是為遼聖宗。國賴長君,一個年幼的皇帝和一個新寡的太后,面對著虎視眈眈的宗室貴族和南邊強大的宋朝,遼國的前景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就在這危急關頭,不到三十歲的蕭太后站了出來。她以雷霆手段穩定了內部局勢,然後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開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攝政生涯。
對內,她推行改革,整頓吏治,發展生產,使得遼國國力蒸蒸日上;對外,她親自披掛上陣,率領大軍與宋朝作戰,著名的 「澶淵之盟」 就是在她的主導下簽訂的。
可以說,遼國之所以能進入其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蕭太后居功至偉。
這樣一位在中國歷史上都排得上號的鐵血女政治家,她的陪葬品,其規格和價值自然是難以估量的。
根據史料記載,蕭太后去世後,與遼景宗合葬於乾陵。這座位於今天遼寧省北鎮市的皇陵,理應埋藏著無數奇珍異寶。
價值連城的黃金嫁衣
到底有多「豪橫」,才能讓專家喊出34億的天價。
根據後來接觸過這件文物的專家描述,這件壽衣的全稱應該叫做 「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
它不是我們想像中用金線在布料上繡花那麼簡單,而是整件衣服都由純金的金絲,像織毛衣一樣,一針一線編織而成。
這種工藝叫做「金絲編織」,極其耗時耗力,在古代是頂級的皇家絕活。
據估算,製作這件壽衣,足足用掉了超過一萬克的黃金,換算一下就是20多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