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慘一年」是哪一年?公元536年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公元536年,整個地球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太陽失去了光芒,糧食絕收,緊接著瘟疫橫掃大陸。這一年,不是電影里的末日,而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天空變了顏色
536年3月,君士坦丁堡的天空突然暗了下來。
普羅科匹厄斯當時正跟著將軍貝利撒留在西西里島打仗,他抬頭看天,愣住了。太陽還在,卻像蒙了一層厚紗,光線微弱得像月亮,根本不像正午該有的樣子。
他在日記里寫:"太陽發出光,但沒有亮度。"
這種狀態持續了整整18個月。
不只是君士坦丁堡,整個歐洲、中東、亞洲,天空都罩著一層灰濛濛的霧。
敘利亞有個書記員叫米迦勒,他記錄得更詳細,每天只有早上三四個小時能看到一點光,但那光既不像白天,也不像黑夜。人們走在街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當時的人根本搞不懂發生了什麼。
中國這邊也出事了,公元536年九月,北方突然下起了大雪。九月啊,按理說還是秋天,冰雹砸下來,把莊稼打得稀爛。
南京城更邪門,535年11月到12月,天上飄下大量黃塵,整座城市像被黃沙埋了一樣。
溫度在往下掉,夏天的平均氣溫降了1.5到2.5攝氏度。別小看這幾度,對農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羅馬的一個官員卡西奧多羅斯寫信給下屬,描述那年的怪異天氣:"沒有暴風的冬天,沒有溫和的春天,沒有熱情的夏天。"他說天空就像被一塊皮膚拉伸著,擋住了太陽和月亮的真實顏色。
人們開始恐慌。
瑞典東部和中部的村莊,一個接一個被廢棄,村民們收拾東西就跑,留下空蕩蕩的房屋。考古學家後來在那些遺址里發現了大量燒毀的農舍,不知道是意外,還是絕望中的縱火。
北歐後來有個傳說,叫"芬布爾之冬"。說的是諸神黃昏之前,會有一個長達三年的冬天,這個傳說很可能就來自536年的記憶。那種刻骨銘心的寒冷和黑暗,被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最後變成了神話。
飢餓吞噬了大地
莊稼不長了,沒有陽光,植物就是死路一條。麥子、稻穀、蔬菜,全部停止生長,即使勉強長出來的,也是半死不活的樣子。
愛爾蘭人給這段時期起了個名字:"麵包匱乏的年代"。從536年到539年,整整三年,吃不上麵包。編年史里就這麼簡單粗暴地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