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特殊關系為始
網上流傳一句話:「婚姻不順,不要輕易參加同學聚會。」
關於這個,朋友蘇蘇講述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蘇蘇的婚姻,差點因為一場聚會而破碎,當時她和老公剛好存在一些問題,高中同學聚會時,蘇蘇遇到了自己的初戀。
恰好,她的初戀剛剛失婚,蘇蘇和對方走得很近,一度想要失婚和初戀在一起。
可在之後的相處中,蘇蘇發現初戀已然變了樣,曾經的單純不在,越是相處她越能發現兩個人的不合適。
有了這段經歷之後蘇蘇才明白,自己對初戀的心動不是真的心動,只不過是不滿足當下,又想彌補曾經罷了,這很難代表是真愛,但經常有人誤以為是真愛。
同樣的道理,現實生活中,也是那些有過特殊關系的異性朋友最容易生出好感。
好比曾經是同學的時候,回憶往昔會讓兩個人覺得共同話題很多,回憶青春也會讓彼此認為和對方在一起未來更有盼頭。
有這樣的想法,與心理學中的「多看效應」有關。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最容易對熟悉的事物產生好感,因為越是熟悉的時候自己越有掌控感,才會滋生安全感。
某些品牌大量投放廣告,也是為了利用「多看效應」在人們腦海中留下初步印象。
可能當下你看廣告沒有任何反應,但時間久了之後,耳濡目染的結果就是在你真的需要這種產品時,會下意識想起曾經看過的廣告。
更重要的是,你會因為自己看過許多同品牌廣告誤以為這個品牌很出名,所以會選擇信任這個品牌一次。
這對愛情有什麼啟示呢?
答案很簡單:想和一個人拉近距離,不妨試著強調彼此之間的「特殊關系」,無論是曾經在一起上過學,還是在同一家公司求過職,都是讓對方信任你的捷徑。
03. 個人追求相似
每每看到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故事都羨慕不已。
兩個人在一場聚會上相識,初次見面就已經互生情愫,為了不錯過對方,楊絳大膽說明自己單身,錢鍾書也強調自己沒有伴侶。
仔細想想,他們為什麼如此輕易就能相愛?
兩個人的追求相似,彼此符合對方的擇偶要求就是答案,也就是說,楊絳和錢鍾書想找的對象,本身就是對方這樣的人。
拿錢鍾書來說,受過教育的錢鍾書,生怕自己遇到一個目不識丁的愛人,他希望兩個人在結婚之後有話可說。
而楊絳,剛好也讀過不少書,懂錢鍾書話里的深意,也清楚學習的重要性。
因為他們的故事,想起心理學家榮格說過的一句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原始的對於異性的模型,這種模型稱之為意象。當你遇到的人和這個意象越接近時,你就越願意跟這個人去發展接下來的關系。」
如果你喜歡旅遊,你很容易愛上一個同樣熱愛旅遊的人,他會讓你感覺到自己被接受和認可,會讓你相處舒服。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熱愛工作,恨不得周末都在崗位上奮斗,那麼同樣有鬥志的人也會吸引到你。
和一個與自己相似的人相處的過程中,哪怕時間不久,也會認為對方就是自己想找的另一半。
這與心理學中的幻覺記憶有關。
很多人會幻想未來,幻想的過程中也許不把這件事當回事,但是當那個與自己幻想相重疊的人出現時,就會產生莫名其妙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