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熬夜不加班,吃的也是有機食品,為什麼壽命還是那麼短呢?

2024-02-18     花峰婉     反饋
1/5
古人不熬夜不加班,吃的也是有機食品,為什麼壽命還是那麼短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孔老夫子站在河邊觀河水流淌而發出的感慨,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我們都知道,古人的壽命很短,在漢代來老百姓的平均壽命為42歲,就算到了「康乾盛世」時期中國百姓的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

然而古代的老百姓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不用熬夜也沒有加班,吃的都是農民家種的有機蔬菜,可為什麼他們的壽命還那麼短呢?

古代生產力低下,饑寒遍地

我國自古以來,幅員遼闊,四季分明,但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分配不均,旱澇災害時有發生。

加之古代農業技術落後,稻穀和小麥等農作物單一,每畝地的產量很低,一旦遭遇天災,豐收就無從談起,往往是歉收乃至絕收的局面。這直接導致古代許多朝代都經歷過大規模的饑荒。

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我國就爆發過以人相食的嚴重饑荒。當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吃人的慘象不勝枚舉。李時珍甚至詳細記錄下人肉的味道與藥用功效,可見當時饑荒之甚。

饑荒的直接後果就是大量人口死亡和壽命減短。據學者統計,我國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過人口急劇下降的時期,與戰亂、瘟疫等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中國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一直在35歲左右徘徊,始終無法有效提高。

饑荒的根源在於生產力低下,但政府的壓迫也是重要因素。農業社會靠天吃飯,一旦來年歉收,朝廷卻仍苛捐雜稅不止,農民無力交納,往往要付出慘痛代價。這使得饑荒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比如明末的大旱,從1638年起,中國連續四年大旱不止,但朝廷不但沒有減免賦稅,還增加賦役,導致廣大農村陷入絕境。此後又發生李自成起義農民軍攻陷北京的事件,標誌著明朝的覆滅。
1/5
下一頁
喬峰傳 • 10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14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奚芝厚 • 1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畢姣宏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3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590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奚芝厚 • 1K次觀看
奚芝厚 • 13K次觀看
喬峰傳 • 710次觀看
喬峰傳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7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