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北京袁崇煥墳塋被挖開,揭開300多年前的真相
1966年,袁崇煥墓在北京被意外挖開,一段塵封300餘年的歷史出現新線索。這座明末抗清名將的墳中,竟然沒有頭顱,僅余幾塊殘骨和衣服碎片。考古界撓頭沉思,歷史愛好者疑惑,佘家世代守護其墓的忠誠傳說,中間又出現何種不為人知的變故。
袁崇煥將軍,在後世那可是被吹上了天,跟徐達、戚繼光並駕齊驅,號稱「大明三忠將」,守衛了明朝前、中、後期的邊疆。甚至把他抬到戚繼光、鄭成功的地位,說是大明中晚期的「三大國寶」。
想當年,在寧遠大戰中,袁崇煥帶著全城的老少爺們兒,跟邊疆來犯的八旗軍那是拼得刺刀見紅。八旗軍一波接一波地猛攻,城牆都被轟塌了好幾回,可袁崇煥愣是帶著軍民們一次次地把城牆給搶回來。
他披甲執刀、以一當十,把八旗軍打得哭爹喊娘,還用大炮把努爾哈赤給震成了重傷,讓後金在跟大明的正面戰場上顏面掃地。
這一下,袁崇煥的大名那是響徹雲霄,連天啟帝朱由校都驚得目瞪口呆,直呼這勝利是「七八年來頭一遭,真是給咱大明長了大臉」,還給他加官進爵,讓他當了遼東的老大,手握尚方寶劍,在遼東那是說一不二。
可好景不長,皇太極這後金的二把手可不是吃素的,搞了一系列的小動作。他帶著八旗軍繞道蒙古,偷襲薊州,一口氣拿下了十幾座城池。這下,大明朝廷那是慌了神,崇禎皇帝朱由檢急得直跳腳,連忙下令讓袁崇煥回防。
袁崇煥那也是不含糊,立馬組織兵力往南趕。可誰曾想,皇太極那是狡兔三窟,先假裝打薊州,等袁崇煥一到,他又繞道直奔京師。袁崇煥那是拼了老命,總算趕在皇太極之前回京師死守。
可這八旗軍太鬼了,袁崇煥他們那是多次出擊都無功而返,還讓京城周邊的百姓遭了殃。那些勛戚和大太監對他恨得牙痒痒,紛紛跑到崇禎皇帝那兒告狀。再加上京城裡流傳著各種關於袁崇煥的謠言,崇禎帝對袁崇煥的信任那是越來越淡。
後來,京師被八旗軍圍得跟鐵桶似的,崇禎帝一怒之下,以「通敵」的罪名把袁崇煥給抓了。最後,袁崇煥被定了個「叛國賊」的罪名,被凌遲處死,頭顱還被傳到九邊示眾。
根據《石匱書後集》那本書裡頭寫的,袁崇煥被凌遲處死之後,他的遺體被憤怒的市民搶了個精光,就剩點兒破衣爛衫的碎片。還是他忠心耿耿的僕人,悄悄把這些碎片給收集起來,找了個地方給埋了,算是給主人留個念想。
想當初,袁崇煥那可是國家的頂樑柱啊,帶著大軍跟清軍死磕,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可最後呢?卻被冤枉成了「國賊」,死得那叫一個慘,連屍體都不完整,真是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