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說:容易焦慮的人,都有一個不太健康的習慣

2025-03-19     溫澤峰     反饋
1/3
心理學上說:容易焦慮的人都有一個不太健康的習慣 —— 過度思考。

他們要麼是在思考過去的自己做的決策是否正確,要麼是在擔心未來的自己是否有好的前途,唯獨無法專注在當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和朋友發消息,一旦對方隔了很久才回復,你就開始胡思亂想,是不是自己說錯了什麼話;

·工作彙報前,反覆檢查 PPT 無數次,哪怕已經準備得很充分,還是擔心會出現一點小差錯,導致自己整夜都睡不好覺;

·參加聚會時,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個小舉動,在聚會結束後還在腦海里不斷回放,糾結自己當時的表現是不是不夠得體。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其實都是過度思考的表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過度思考。

01. 什麼是過度思考?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過度思考是一種認知偏差,說白了就是想得太多,在情緒中反覆內耗,不肯放過自己,不斷消磨心力。

認知行為療法創始人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曾提出過經典的 ABC 理論,人們的情緒和行為反應(C,Consequence)不是直接由激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引起的,而是由個體對激發事件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信念(B,Belief)決定的。過度思考的人往往會在信念(B)層面產生不合理的想法,進而導致焦慮等負面情緒後果(C) 。

比如說,職場新人小里在團隊會議上提出想法但未得到領導當場認可(激發事件A)。小里過度思考後產生的信念(B)是 「自己的想法很糟糕,領導肯定對自己印象極差,未來也沒機會再發言了,後續的工作會很不順」,這就導致他陷入深深焦慮(C),甚至害怕參會。
1/3
下一頁
溫澤峰 • 846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徐程瀅 • 18K次觀看
徐程瀅 • 46K次觀看
徐程瀅 • 20K次觀看
徐程瀅 • 2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5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33K次觀看
喬峰傳 • 2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溫澤峰 • 7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尚娥媛 • 3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