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說:最容易把關係處爛的行為,就三個字

2025-03-19     溫澤峰     反饋
1/3
心理學上說:你過度去思慮別人的命題,到頭來透支的是自己的心力。而最容易把關係處爛的行為,其實就三個字——太負責。

|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凌晨三點還盯著手機等ta回復;

·ta隨口提的喜好你拿備忘錄記下;

·吵架後總是你先低頭認錯……

你以為這是愛的滿分答卷,

但這種「太負責」才是關係崩壞的開始‌‌。

一個過度負責者,往往會有以下的典型症狀‌:

·深夜反覆檢查家人手機定位‌

· 把「我來」變成口頭禪‌

·產生「沒我不行」的救世主情結‌

這世上的愛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也可以產生在任何人之間,但無一例外,但凡稱得上是健康的愛,其內核一定是鬆弛的、向上的、讓人一想起來就內心暖洋洋的,而不是滿裝壓力、心懷糾結,生怕無以回報的。

01. 過度負責的背後,藏著失控的焦慮

人就好比一個容器,裡面承載的心力是極其有限的,你若是把這部分精力拿來伺候別人,你的內心一定會產生不滿。

心理學有個"投射效應":總擔心伴侶吃不飽的人,可能是自己經歷過饑荒年代的長輩;瘋狂幫伴侶改簡歷的,往往自己曾遭遇過職場挫敗。我們像拿著放大鏡的偵探,在對方的生活里尋找自己未癒合的傷口。

美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在依戀理論中指出,健康的關係需要 "安全基地" 效應。

想像一下,當孩子第一次嘗試獨自騎自行車時,他會不時回頭看看站在路邊的父母。這種眼神交匯傳遞的信息是:"我知道你在,所以我可以勇敢探索。" 這就是心理學中 "安全基地效應" 的原型。而現如今,我們更習慣性地會主動扮演 "拯救者" 角色時,在對方認為不需要幫助的情況下,這種過度負責反而會打破感情之中的平衡。當我們把 "責任" 等同於 "價值" 時,反而會陷入 "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的怪圈。

現在的時代和以往不同了,更多人的認知開始覺醒,會主動去審視自己的生活處境和周遭關係,而不是被動地陷在某些關係里。健康的付出應該像放風箏:拽得太緊會墜落,完全放手會失控飛走。
1/3
下一頁
溫澤峰 • 846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徐程瀅 • 18K次觀看
徐程瀅 • 46K次觀看
徐程瀅 • 20K次觀看
徐程瀅 • 2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5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33K次觀看
喬峰傳 • 2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溫澤峰 • 7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尚娥媛 • 3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