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摸我的頭,我下意識地躲開了,可有人站在那裡,我就想牽他的手,有時候,身體比語言更誠實。
Start.
我在很小的時候,八卦過爸爸媽媽談戀愛到結婚的經歷。
爸爸當時在做小工,壘石頭地基,壘石頭牆,正好做到了外公外婆家裡。
外公外婆看上了我爸爸的踏實穩定有力氣有文化,於是便撮合著他和我媽媽結了婚,生活了一輩子。
我媽媽是那種很慢吞吞的性格,媽媽眼裡的爸爸更像是她的主心骨,幫她確定著該走的路和方向。
她曾和我們吐槽過爸爸的大男子主義,但大多數時候,她眼裡的爸爸是能幹和優秀的。
爸爸似乎也愛著她,用很含蓄的方式,在一些小事上釋放著他的熱情。
但更多時候我也是懷疑的,我不知道什麼才是更加深刻的愛情,我不知道那種經常吵架小打小鬧,說髒話的愛情還算不算愛情。
總之這個中國式的婚姻故事,挺俗氣,也挺平凡的。
01.
我和孟同學的戀愛始於一見鍾情。
當然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一見鍾情,主動加我微信,主動找准機會表白。
但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那到底是乍然心動還是見色起意。
20歲的熱烈,相比於30歲的頹唐,簡直就是愛情最好的萌芽期。
在幾年前的學生時代,開始一段戀愛好像很容易,只需要一點點特別的感受,以及一些共同的經歷,就能迅速擦出火花,想要無限靠近彼此。
但當下二十七八歲的我們,普遍都有點戀愛睏難症,很難深度喜歡上一個人,也很難在進入到一段親密關係里的時候,放心大膽地展現自我,展現很私人的心事和秘密。
學術上關於生理性喜歡的定義是:
.在對方身邊時不由自主地感到欣快,想要微笑
.總想和對方親吻,擁抱等等肢體接觸
.喜歡對方身上的氣味,聞到就會感到很安心很幸福
.對對方沒有潔癖,不會嫌棄對方
.僅僅是看到對方就感性喚醒
......
20多歲,因著荷爾蒙的旺盛,因著青春的炙熱,應該是喜歡一個人生理性感覺最強烈的時候。
蕭紅在《生死場》里有過一段關於春天和繁殖的描述:「小風開始蕩漾田禾,夏天又來到人間,葉子上樹了!假使樹會開花,那麼花也上樹了。暖和的季節,全村忙著生產。」
在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第一次覺得感覺也是具有欺騙性的。
在荷爾蒙最旺盛的年紀,生理性喜歡好像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我們本能地期待嚮往著愛,並且為之沉淪。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時間的推演,人會變得成熟,愛也會變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