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人,身體這3處是「臭」的

2025-03-20     開心果     反饋
3/4
02

調整生活習慣

居住和工作環境要保持良好通風,如果過於潮濕,可以使用除濕機或放置乾燥劑。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適量運動,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胃功能,幫助身體排出濕氣。

03

中醫干預

因脾胃濕熱而口臭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胃散、黃連溫膽湯等方劑,清熱利濕、和胃降濁;對於肝膽濕熱引起的腋下臭,可選用龍膽瀉肝湯清利肝膽濕熱;對於濕熱下注的腳臭,常用四妙丸清熱利濕。

還可艾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脘、脾俞等穴位,以激發人體陽氣,促進濕氣排出。艾灸時,要注意溫度和時間,避免燙傷皮膚。

每晚泡腳祛濕,建議在泡腳水中加點有祛濕功效的中藥,如艾葉、花椒、生薑等,效果更佳。每次泡15~20分鐘,以微微出汗為宜。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身體異味嚴重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身體祛濕後發生10個改變

給身體排濕需要慢慢來,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世彪表示,身體有以下10個表現,說明方法有效,可堅持進行直至排凈濕邪。

1

不睏倦了

長期疲勞睏倦是濕邪重的表現。水濕通利,脾胃正常運化,人體氣血生化有源,四肢肌肉得到了營養支持,身體就不疲倦了。

2

愛運動了

缺乏運動可引起脾氣虧虛,水濕不化,聚濕生痰。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如果變得愛運動了,說明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