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食慾好了
一旦濕邪阻礙脾胃,便會食欲不振。如果及時採用相應方法健脾和胃、消食利濕,食慾變好之時,也是濕氣驅散之日。
4
舌苔薄了
濕氣不運化,出現舌質胖大有齒痕,苔白膩、厚膩、黃膩等表現。當舌苔變薄、齒痕不見了,說明脾運化濕氣的功能恢復了。
5
便成型了
身體里的水液從「活水」變為「一潭死水」,易生痰生濕,水濕流注於腸中,就會大便稀溏。大便逐漸成型了,說明腸中的水濕在變少甚至消失。
6
睡眠好了
濕邪阻滯心脾,氣機運行不暢,腦得不到滋養會嗜睡。濕氣排出後,身體會進入修復階段,睡眠會變好,醒後自然神清氣爽,白天不再嗜睡。
7
頭油少了
頭髮油膩,脾胃濕熱才是罪魁。濕熱內壅,蘊積化火則煎油外出。濕熱上蒸巔頂,侵蝕髮根,導致皮脂分泌過剩而外溢。頭皮出油少了,或掉發變少,都是濕氣排出的表現。
8
變苗條了
水濕通常愛堆積在腹部、腿部,讓人看上去虛胖。如果控制飲食、規律作息一段時間後,體重下降、身材變苗條了,可能提示身體正在排濕。
9
喝水少了
喝完水後肚子脹,走路時肚子裡有水在晃蕩,或總嘴唇乾、口渴,喝水後卻不能解渴,都是脾虛的表現。此時,重要的不是補水,而是健脾。健脾後喝水變少了,說明濕氣逐漸排出。
10
尿不黃了
腎氣不足,水液代謝會失常,這時一部分水液停聚在體內,形成濕氣,時間一長還會郁而化火。濕邪和熱邪聯手就形成了濕熱,煎灼膀胱,導致尿液量少、發黃。當濕氣排出後,尿會增多、變得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