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人類最深處的需要,是被人欣賞的渴望。」
你是否曾經喜歡過一個男生,他聰明、幽默,但總給人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
起初,你像所有陷入暗戀的人一樣,拚命對他好:誇他的穿搭、讚美他的能力、主動幫他解決問題。但奇怪的是,他對你始終保持著禮貌的距離。
直到某天,你偶然用了一種「反向操作」——先指出他的一個小缺點,再真誠地誇他的優點。
比如你說:「你工作能力很強,但有時候太較真,反而容易忽略團隊的感受。」接著再說:「不過你最近調整得不錯,大家明顯更配合了。」
沒想到,他居然主動找你聊天,甚至開始向你傾訴心事。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阿倫森效應」,就是人們更喜歡那些對自己評價逐漸提升的人,而不是一直給予好評的人。
想像你新認識了一位朋友,TA一開始對你態度一般,甚至有點挑剔,但後來逐漸發現你的優點,並越來越認可你。
這種從「冷淡」到「熱情」的變化,反而會讓你對TA產生強烈的好感和信任。
相反,如果對方一開始就對你百般誇讚,你可能會懷疑TA的真誠,甚至覺得「太容易得到的好感不值錢」。
有時候,輕微的「否定」像一塊試金石,既考驗對方的誠意,也激發TA證明自己的慾望;而後續的「肯定」則像一劑強心針,讓人感到被看見、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