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皇后:從皇后到弟媳,明朝最深明大義的皇后,活80歲享4朝優待

2025-03-27     花峰婉     反饋
3/4
需要說明的是,朱祁鈺起初並不願意當這個皇帝,《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於是文武群臣交章勸進,王再辭讓。眾請遵太后命,允之,遂擇日行禮。

意思是,郕王朱祁鈺一再推辭。最後眾臣請太后出面下懿旨,朱祁鈺才登基。遙尊哥哥朱祁鎮為太上皇。

朱祁鈺登基之時,正逢大明江山風雨飄搖之際,若稍有不當,大明朝可能會面臨北宋「靖康之恥」的窘境。所以,朱祁鈺並未大肆慶賀,連冊封結髮妻子汪氏為皇后的儀式也一切從簡。汪皇后是明白人,當然知道其中原因。

然而,作為汪皇后的父親,一直無實權的汪瑛卻不這麼想,他以為自己家族的高光時刻來了,必須要大肆慶祝一番。汪皇后聽聞父親如此不識大體,急忙派宦官前去呵斥。於是,便有了本文開篇的那一幕。

從汪皇后的舉動可以看出,她稱得上一位成熟穩重的皇后。接下來的事跡,更證明了這一點。接下來是著名的「京師保衛戰」,朱祁鈺和于謙從各路調兵,在京城和瓦剌大軍進行一場鏖戰。

抗戰之前,朝廷組織臣子家眷捐款捐物,汪皇后不僅把自己的首飾全部拿出來,還勒令娘家人捐款5000兩。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個多月,死傷嚴重。《明史·汪皇后傳》中記載:

後有賢德,嘗念京師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

意思是,汪皇后素有賢德,看到京城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老弱,她主動去救助。如果見到遇害者的屍骨,她命人給予安葬。

當時,她的皇嫂錢皇后日夜為明英宗擔心憂慮,汪皇后經常寬慰她。錢皇后因此非常感激汪皇后,妯娌二人關係很好。

韓愈曾說過: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意思是,只有遇到極端的情況,才會看清一個人的品質。汪氏突然成為皇后,並沒有因此得意忘形,反而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稱得上是賢后。

三、秉理拒天子,賢后守冷宮

朱祁鈺打贏了京師保衛戰,瓦剌退兵。而後,太上皇朱祁鎮回朝。朱祁鈺怕大哥奪走皇位,因此將朱祁鎮和皇嫂錢皇后幽禁在南宮之中。汪皇后心慈,多次派人給錢皇后送去衣物。錢皇后的眼睛和膝蓋有傷,汪皇后還讓太醫定時開藥送來,由她派人親自送往南宮。

當年土木堡之變後,孫太后之所以同意朱祁鈺登基為帝,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保留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朱祁鈺的侄子,當時才兩歲。也就是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皇帝雖然變成了朱祁鈺,但在朱祁鈺駕崩後,皇位必須還給朱祁鎮一脈。

然而,皇位是有魔力的,景泰三年,明代宗朱祁鈺在坐了三年皇位之後,看自己的侄子朱見深很不順眼,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朱見濟能成為太子。於是,一場關於太子廢立的政治鬥爭就要上演了。

首先要說明,朱見濟雖然是朱祁鈺的獨子,但他卻不是嫡出。換句話說,朱見濟不是汪皇后所生,而是朱祁鈺的側妃杭氏所生。

為了能讓朱見濟當上太子,朱祁鈺首先想問問妻子汪氏的意見。他本以為妻子會支持自己,沒想到汪皇后卻極力反對此事。《明史》云:

景帝欲立(見濟)為太子,而廢憲宗,後執不可。

對於朱祁鈺來說,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件事,必須要做成。否則百年之後明朝宗廟祭祀將和自己毫無關係。但汪皇后是個耿直爽快且守信義的人,她認為,當初登基時既然都說好了,這個時候就不能反悔。

朱祁鈺實在想不通,對汪皇后來說,庶子成為太子,難道不比侄子是太子好嗎?將來庶子登基,你不照樣是聖母皇太后嗎?

朱祁鈺幾次勸說汪皇后,汪皇后就是認死理。朱祁鈺大怒,以廢黜汪皇后為威脅,逼迫汪皇后同意。

不承想,汪皇后是個執拗的性格,威脅也沒用,堅持不同意。並說:如果你立朱見濟為太子,我就不出席冊封大典,讓你難堪。

朱祁鈺一怒之下,不顧眾人反對,廢黜了汪氏的皇后之位,另立朱見濟的生母杭氏為皇后。就這樣,汪皇后成了明朝第二位被廢的皇后(第一位是宣宗的原配胡皇后)。

汪皇后被廢後,和她的兩個女兒居住,從此不問世事。而朱祁鈺在經過多方周旋之後,終於成功廢掉了朱見深,改立朱見濟為太子。可惜的是,他的兒子註定和皇位無緣,朱見濟只當了1年多的太子便夭折了。後來朱祁鈺再怎麼「努力」,也未能再生齣兒子,時也命也。

張伯行在《學規類編》中說:當理而無私心,則仁矣。

意思是說,堅持真理且沒有私心,就是真正的仁義。

也許有人認為汪皇后太過執拗,博史君則認為,人無信不立,堅持真理和信義,是萬古不變的法則。

四、老嫗至耄耋,禮遇享四朝

景泰七年,杭皇后去世,有人提出復立汪皇后,被朱祁鈺拒絕。第二年正月,石亨、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迎接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朱祁鎮二次登基不久,朱祁鈺病逝,朱祁鎮廢黜朱祁鈺的帝王稱號,將他降為郕王,將杭皇后的陵寢搗毀。這時,大家才想起,在後宮之中,還有一位曾經的汪皇后。

朱祁鎮於是想讓汪氏為朱祁鈺殉葬,因為按照明朝祖制,沒有兒子的后妃是要為皇帝殉葬的。這時,大學士李賢堅決反對。朱祁鎮之妻錢皇后也為汪氏說情,錢皇后說:「弟妹(汪氏)昔日待我不薄,況且她早已被廢,膝下仍有兩個未出嫁的女兒,是個可憐人。」朱祁鎮同意,讓汪氏和兩個女兒搬到原來的郕王府居住。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明史·汪皇后傳》記載:

一日,英宗問太監劉桓曰:「記有玉玲瓏系腰,今何在?」桓言當在妃所。英宗命索之。後投諸井,對使者曰:「無之。」已而告人曰:「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

意思是說,在汪氏還未搬出皇宮的時候,明英宗朱祁鎮想起他昔日有一塊玉玲瓏的腰帶,便問宦官劉桓,劉桓說:「這個腰帶在汪氏那裡。」於是,朱祁鎮便讓人去找弟妹汪氏索要。汪氏當時非常生氣,怒斥使者說:「沒有!我丈夫當了七年皇帝,難道我家連一片玉都不能留嗎?」使者嚇得不敢吱聲。

在天順時期,每逢朝賀,錢皇后對汪氏也多有賞賜,有錢皇后在,宮內宮外對汪氏也較為禮遇。

汪氏在郕王府的晚年生活,史書也有記載:

與周太后相得甚歡,歲時入宮,敘家人禮。(出自《明史》)

意思是說,成化年間,汪氏和周太后處得非常好,每年入宮,以家禮待之。
奚芝厚 • 237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福寶寶 • 50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8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