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世界首富,被吸血的一生

2025-03-28     花峰婉     反饋
4/5
▲林則徐虎門銷煙。

奉命到廣東查禁鴉片的欽差大臣林則徐,對廣州十三行中的行商代表、怡和洋行接班人伍崇曜)進行了開刀問責,並要求伍崇曜必須勒令洋商們交出鴉片進行銷毀。

洋商們哪裡肯?無奈之下,伍崇曜求爺爺告奶奶,讓洋商們交出一些鴉片做做樣子,加上自己又從洋商手裡買了一些,這才湊了1037箱鴉片上交給清廷,希望能結案了事。

林則徐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十三行的行商們,與英國商人串通一氣欺詐朝廷。

1839年,林則徐下令將伍崇曜收捕入獄。同年,林則徐在廣東虎門強勢進行銷煙。

儘管在上下各路打點下,伍崇曜最終獲釋,但怡和洋行在洋商中的地位,從此一落千丈。

捐錢買了個三品官銜的伍秉鑒,終於認識到了,他一生極力想觸摸,卻又始終遙不可及的政治威力。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海軍封鎖了珠江口。一位美國商人寫道,在聽聞鴉片戰爭爆發後,已經72歲的伍秉鑒「被嚇得癱倒在地」,伍家及廣州十三行的行商們希望和平解決的努力終於失敗。

然而,能成為首富的商人,自然有著清晰的頭腦。

在意識到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後,伍秉鑒迅速捐錢出力,希望清廷能夠獲勝。因為他明白,一旦戰爭失敗,清廷被迫開放門戶後,廣東一口通商的獨特優勢,以及十三行的行商們所賴以發家致富的壟斷性貿易,也必將崩潰瓦解。

1841年5月,英軍直逼廣州。為了阻止英軍,奉了廣東當局之命的伍崇曜與英軍首領義律展開談判,最終雙方簽署了《廣州和約》,約定英軍退至虎門炮台以外;清軍則退出廣州城外60里,並向英軍交出600萬元賠款。

這筆賠款中,200萬元由十三行行商出資,其中伍秉鑒家族出資最多,共出了110萬元。

因為參與議和,伍秉鑒及其兒子伍崇曜,從此戴上了「漢奸」的帽子。

1842年,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徹底失敗,被迫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的條款之一,就是清廷必須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為了籌措這筆巨額賠款,清廷勒令伍秉鑒,逼他交出了100萬元幫助向英國人賠償。
奚芝厚 • 237K次觀看
舒黛葉 • 37K次觀看
奚芝厚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10K次觀看
福寶寶 • 50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8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36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