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微微出汗,你就累癱了」!盤點NBA史上5大 「體能怪」

2025-08-30     伏嵐晨     反饋
1/6
在NBA的賽場上,天賦從來都不是單一維度的存在。有人憑藉逆天的身高統治籃下,有人依靠精準的投籃成為得分機器,有人靠著敏銳的洞察力掌控全局。而在所有天賦中,體能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卻又最能決定比賽走向的關鍵一環 —— 它就像運動員的 「能量儲備庫」,支撐著球員在48分鐘的高強度對抗中保持狀態,尤其是到了決勝時刻,充沛的體力往往能成為壓垮對手的最後一根稻草。

很多球星即便擁有頂級的技術和籃球智商,最終卻輸在了體力不足上。我們熟悉的姚明,作為NBA歷史上最成功的中國球員,擁有柔和的投籃手感和出色的籃下腳步,但受限於體型和體質,他的體力很難支撐長時間高強度作戰,生涯後期更是頻繁受困於疲勞引發的傷病;杜蘭特憑藉無解的 「死神」 般投籃和超長臂展,成為聯盟頂級得分手,但他的體力分配一直是短板,關鍵時刻往往因體能下降導致效率起伏;東契奇作為新生代球星的代表,雖然球商和進攻技巧遠超同齡人,但他的體力儲備也並非頂級,每逢高強度系列賽,後半段總能看到他因疲勞導致的狀態下滑。

與之相反,NBA 歷史上總有一些 「異類」,他們的體力仿佛永遠用不完,就像 「永動機」 一般在賽場上馳騁。只要他們願意,打滿 48 分鐘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常規操作,甚至在比賽結束時,他們才剛微微出汗,對手卻早已累得氣喘吁吁,甚至瀕臨 「累吐」 的邊緣。想要擁有這樣的體力天賦絕非易事,縱觀NBA79年歷史,也僅有5人能稱得上真正的 「體能怪」,他們用源源不斷的能量,在賽場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一、科比・布萊恩特

提到科比,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他的 「曼巴精神」、無解的後仰跳投和無數經典的絕殺時刻,但很少有人意識到,支撐這一切的,是他那近乎變態的體力儲備。科比的高分比賽,本質上都是 「體力與意志的雙重支撐」—— 單場81分的神跡,他全場出手 46 次,不僅要在進攻端一次次突破、跳投,還要在防守端對位對手的核心球員,全程保持高強度攻防;連續4場 50 + 的壯舉,每場比賽他都要承擔球隊近一半的進攻任務,且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三節62分的表演,他在短短3節時間裡就耗盡了對手的體力,讓對手在第四節徹底失去抵抗慾望;就連退役戰,38歲的科比依舊能50投拿下 60分,要知道,這樣的出手次數和得分效率,即便是巔峰期的球星也難以承受,更別說一位即將退役的老將。2010 年總決賽,面對凱爾特人 「絞肉機」 般的防守,科比場均出戰 41.8 分鐘,不僅要在進攻端扛起球隊,還要在防守端限制雷・阿倫的跑位和皮爾斯的突破。尤其是第 7 場決戰,雙方比分膠著到最後一刻,科比在第四節末段依舊能完成關鍵搶斷和跳投,正是憑藉著極致的體力支撐,他才幫助湖人拿下總冠軍,完成兩連冠的霸業。如果當時科比的體力哪怕差一點點,那座總冠軍獎盃或許就會落入凱爾特人手中。
1/6
下一頁
福寶寶 • 169K次觀看
伏嵐晨 • 5K次觀看
伏嵐晨 • 5K次觀看
董寬楓 • 15K次觀看
伏嵐晨 • 9K次觀看
伏嵐晨 • 8K次觀看
伏嵐晨 • 26K次觀看
伏嵐晨 • 12K次觀看
伏嵐晨 • 9K次觀看
伏嵐晨 • 6K次觀看
伏嵐晨 • 9K次觀看
伏嵐晨 • 5K次觀看
伏嵐晨 • 6K次觀看
伏嵐晨 • 43K次觀看
董寬楓 • 9K次觀看
顧龍炎 • 12K次觀看
伏嵐晨 • 13K次觀看
伏嵐晨 • 8K次觀看
董寬楓 • 30K次觀看
伏嵐晨 • 38K次觀看
董寬楓 • 24K次觀看
董寬楓 • 14K次觀看
伏嵐晨 • 8K次觀看
董寬楓 • 1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