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溺愛做法,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

2025-11-01     洪翠蝶     反饋
2/3
03

錯誤做法三:害怕哭鬧,輕易妥協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想達到無理要求時常常以「哭鬧、躺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家長在公共場合,或是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礙於面子想讓事情儘早結束,往往會輕易妥協讓步。

長此下去,孩子會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慾望,更沒有耐性去等待慾望實現的過程。

父母的一味妥協只會讓孩子抓住規律,越是有人在場,越是事多,越一次次地迫使家長妥協。做什麼事都要講究一個原則,若家長能夠堅持原則,孩子也會放棄無理的想法和做法。

04

錯誤做法四:過分保護

中國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經常會給孩子制定很多規則,為的是讓孩子能聽自己的話。

孩子做得不好,或者沒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很多媽媽難以控制自己的衝動,會對孩子說狠心的話,但事後又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和內疚。

許多父母不自覺地做了焦慮型的父母,造成了孩子做事不專注,通俗地說,就是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有問題時又抱怨孩子,讓孩子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