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不點名被學生舉報是水課老師完整後續

2025-11-17     游啊游     反饋
2/3
昨天我還在熬夜為他們批改論文提綱,而這些口口聲聲尊師重道的學生,或許正在群里商量如何給我致命一擊。

主任突然把他的手機遞給我,面色凝重:

「李老師,王副校長電話,分管紀檢的。」

我接過手機,冷靜開口。

「王校長,請您放心,我會給學校,也給自己一個交代。」

站在一旁的孫浩,嘴角彎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李老師,早點承認錯誤,把期末考題和重點範圍公開,我們還能幫您在帖子裡說幾句好話。」

「不然,等學校通報處理,您這臉上可就不好看了。」

「對了,我十點還約了校廣播站的記者採訪呢,留給您的時間,不多了哦。」

我站起身,走到主任面前,將他桌上那份「危機公關預案」拿起來,輕輕撕成兩半。

「聯繫所有媒體,上午十點,文學院 101 大教室,我要召開新聞發布會。」

「有重要決定宣布。」

主任欲言又止:「李老師,你這是要妥協嗎?我們不能向這種歪風邪氣低頭。」

我冷冷打斷他:

「主任放心,我絕不認輸。」

說罷,我轉身離開辦公室。

身後,隱約傳來孫浩和他同伴們壓抑不住的輕笑。

笑吧。

現在笑得越歡,十點之後,你們哭得就越慘。

4

十點鐘,能容納數百人的 101 大教室被聞風而來的記者和看熱鬧的學生擠得水泄不通。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混雜著興奮、好奇、貪婪與期待。

他們像看著即將被審判的死刑犯。

孫浩和趙勇被一群學生簇擁在教室中央,儼然成了反抗權威的學生領袖。

孫浩甚至架起手機,開啟了直播。

「家人們,無良教授迫於壓力要公開道歉了,這是我們學生的勝利,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爭取到讓水課老師永遠下課。」

「直播間的小夥伴們,讓我們一起見證歷史。」

我不緊不慢地走上講台,無數話筒和鏡頭瞬間懟到我面前。

我對著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對不起。」

台下譁然,記者的問題一個比一個犀利:

「李老師,您的道歉是針對上課不簽到、教學注水,還是與書商勾結拿回扣?」

「您是否承認利用推薦書目牟取私利?」

「您今天會公開期末考題和評分標準嗎?」

……

我直起身,看著台下那一張張年輕卻寫滿算計的面孔,鏗鏘有力地說道:

「我從未指定任何強制購買書目,所有推薦書籍圖書館均可借閱,我與任何書商無利益往來,所謂回扣,純屬子虛烏有。」

我示意助手打開投影,將螢幕共享。

我的購書記錄、與出版社的郵件往來,以及學生們在朋友圈曬出的從圖書館借到我推薦書的截圖,一頁頁證據清晰地呈現出來。

記者們的表情開始變得嚴肅。

可台下的趙勇卻大聲辯駁:「這些都能偽造,誰知道是真是假,有本事上課把考勤做好啊,把考題和重點給我們啊。」

這番話引來了一片附和的口哨聲和掌聲。

孫浩更是得意地將直播鏡頭死死對準我,仿佛在記錄我低頭認錯的表情。

我微笑著點了點頭:

「孫浩同學說得對,我確實應該重視學生的核心訴求,尊重大家對上課考勤的管理。」

此話一出,台下瞬間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孫浩直播間的彈幕被「教授滑跪了」「00 後整頓學術圈成功」等內容刷屏。

我等歡呼聲稍歇,話鋒陡然一轉。

「經過與學院及學校的緊急磋商,本人決定,對《當代文學批評》課程的考核與教學方式,做出以下重大調整。」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神中充滿了貪婪的期待。

我看著他們,清晰而冷靜地公布了決定:

「即日起,徹底取消本課程沿用多年的、以開放性論文為主的考核方式。」

不少學生激動地站了起來。

我沒有理會,繼續公布最新的決定:

「為滿足大家對簽到點名和考試重點的渴望,本課程將改為與公共必修課一致的標準化考核模式。即,劃定明確重點範圍,並採取閉卷考試形式,平時成績占 50%,期末成績占 50%。」

話音落下,全場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更大的喧譁。

從注重過程、鼓勵思考的開放性論文,變成死記硬背、一次定終身的標準化考試。

這個巨大的落差,讓許多人的表情瞬間凝固。

孫浩一屁股坐在地上。

緩過勁後,他第一個跳起來,指著我的鼻子罵道:「憑什麼?論文我們可以查資料,互相討論,閉卷考試你這不是故意為難我們嗎?」

我冷漠地看著他:

「期末考核,你們抱怨考試重點模糊,存在放水嫌疑,如今閉卷考試,標準統一,絕對公平公正,不正是符合你們的訴求嗎?」

我示意助手切換 PPT,螢幕上赫然是學校教務處剛剛發布的公告截圖。

【關於對近期網絡輿情涉及教學事故的初步調查及處理說明】,以及幾封合作研究機構發來的、表示「需重新評估合作」的郵件。

我平靜地看著學生們從不滿,逐漸轉變為錯愕和恐慌,繼續說道:

「由於本次不實舉報引發的巨大負面輿情,嚴重損害了學校與本人的學術聲譽,導致多項重要合作研究項目面臨中止。校方為嚴肅學風,決定對文學院本年度優秀學生評選名額削減 30%,各類獎學金、保研名額也將同步收緊。」

有記者立刻提問:「李老師,您這是在用學術資源報復學生嗎?」

我的目光掃過台下那些瞬間煞白的面孔,扯了扯嘴角:

「我只是在陳述本次事件帶來的直接後果,我對報復學生沒有興趣,只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呼籲,而改變原本的教學初衷。」

接著,我對著全場的同學,深深鞠了一躬。

「恭喜你們,得償所願。」

每一張年輕的臉上,都寫滿了措手不及的絕望。

5

新聞發布會結束後的教室里,同學們瞬間炸開了鍋。

一個女生帶著哭腔喊道:「閉卷考試?成績占比 90%?這還怎麼活?」

「保研名額要縮減,我為了備考可是整整準備了三年啊。」

另一個男生捶打著桌面,眼眶通紅。

瞬間,大家怨恨的眼神全都落在始作俑者——孫浩和趙勇身上。

「都怪你們,非要搞什麼舉報老師,現在滿意了?」

「就是,李老師的課本來好好寫論文就能過,現在全完了。」

「孫浩,你想當學生會主席,給自己拉票,把我們都害慘了。」

剛才還被眾星捧月的領袖,轉眼成了人人喊打的瘟神。

幾個情緒激動的男生甚至圍了上去,指著孫浩的鼻子咒罵,推搡間,他的直播手機被踩得粉碎。

趙勇嚇得臉色慘白,想往人後躲,卻被一個女生揪住衣領。

「還有你趙勇,平時裝得跟行俠仗義的大英雄似的,背後捅刀子最狠,那條拿回扣的帖子是不是你編的?」

孫浩試圖維持鎮定,大聲反駁:「你們沖我們吼什麼?當初發帖點贊的時候,你們不也都很積極嗎?現在出事了就想甩鍋?」

「那能一樣嗎?我們以為就是施壓讓他劃重點,誰讓你編那麼惡毒的謠言?」

「就是,我們現在工作和保研都可能受影響,你負得起責嗎?」

混亂中,一個一直沉默的男生,張強也是之前簽名支持我的少數學生之一,突然站到了椅子上,大聲喊道:

「大家冷靜,現在內訌有什麼用?」

「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挽回。李老師說了,是因為輿情導致合作研究受阻,學校才削減資源的。」

「如果我們能消除負面影響,向學校和合作方證明我們知錯了,是不是還有轉圜的餘地?」

這番話像一根救命稻草,讓狂怒的人群暫時安靜下來。

孫浩像是抓住了機會,立刻順著杆子爬,語氣軟了下來:「張強說得對,我們現在應該團結起來,幫李老師和學校澄清。」

他轉向眾人,臉上擠出自責的表情:「這次是我考慮不周,方式激進,連累了大家。我願意帶頭,我們統一發帖道歉,刪除原帖,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在巨大的、關乎自身前途的壓力下,這群烏合之眾迅速達成了新的「共識」。

很快,論壇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澄清帖」和「道歉信」。

他們刪除了原來的舉報帖,聲淚俱下地表示自己「年輕衝動」、「被誤導」、「深刻認識到錯誤」,懇求學校和李老師原諒,並表示「願意接受任何處罰,只求不要影響學院資源和保研名額」。

孫浩的道歉視頻最為「誠懇」,他眼圈紅腫、聲淚俱下,甚至對著鏡頭下跪,祈求網友和我的寬恕。

「這樣總行了吧?」

「肯定有用,況且我們都道歉了,學校應該看到我們的誠意了。」

他們天真地以為,網際網路沒有記憶,一句輕飄飄的道歉就能抹去一切。

張強作為「學生代表」,拿著列印好的、匯總了所有道歉帖連結的材料,恭敬地敲響了我辦公室的門。

「李老師,這是我們全班大部分參與同學的態度和解決方案。」

他臉上帶著謙卑和期盼,「我們真的知道錯了,也盡力彌補了,老師您看,是不是能向學校反映一下,恢復之前的考核方式,還有保研和獎學金的名額能不能恢復?」

他細數著大家的「不易」,說到動情處,聲音也有些哽咽。

我看著他那張還帶著稚氣卻已學會審時度勢的臉,心裡只覺得可笑。

他們試圖用另一場敷衍式的道歉表演,來彌補上一場鬧劇對我造成的實質性傷害。

我緩緩將電腦螢幕轉向他,指著螢幕上毫無起色的學校官方聲明評論區,以及合作方最新發來的郵件,疑惑地問:

「你們覺得,合作方和學校董事會,是看幾篇道歉帖就會改變主意的嗎?」

「因為你們的『正義』,學校損失的是真金白銀的合作項目和學術聲譽,這些,是幾句『對不起』能抵消的嗎?」

在張強逐漸變得蒼白的臉色中,我靠在椅背上,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壓力:

「學校的處理決定是基於整體利益,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我刻意停頓,語重心長地說,「我個人可以向學術委員會建議,對於真正認識到錯誤,並且能幫助學校徹底梳理清楚此次事件來龍去脈的學生,在後續的個人評價上,酌情考慮加分。」
游啊游 • 14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19K次觀看
游啊游 • 14K次觀看
游啊游 • 9K次觀看
游啊游 • 17K次觀看
游啊游 • 24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5K次觀看
游啊游 • 30K次觀看
游啊游 • 12K次觀看
游啊游 • 5K次觀看
游啊游 • 5K次觀看
游啊游 • 8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39K次觀看
游啊游 • 4K次觀看
游啊游 • 8K次觀看
游啊游 • 28K次觀看
游啊游 • 3K次觀看
游啊游 • 7K次觀看
游啊游 • 27K次觀看
游啊游 • 23K次觀看
游啊游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