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向我吐槽:
「終於等到熊孩子開學了,我邊工作邊陪他寫作業,本來以為能工作帶娃兩不誤,母慈子孝,歲月靜好。
沒想到才兩天,我倆就相看兩生厭了。」
仔細想想還真是, 理想中的陪娃學習畫面:
我工作來他寫字,我做飯來他讀書,和和氣氣共相伴。
實際畫面:
寫作業,不催著,就不動;
玩手機,不罵著,就不關……」
陪娃學習前,老母親內心:「不發火,不罵娃,多尊重,多理解。」
陪娃十分鐘後: 「算了,我先去讀會《活著》。」
有時候網上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不用父母催,自己每天回家主動寫作業,完成後還加幾套練習題,父母平時啥都不操心,孩子次次考A+。
每次看到這些,老母親都羨慕到流淚: 「這樣自律自覺的孩子,能不能給我來一打。」
確實,自律性強的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強,主動性強,不需要父母太過督促,自己就能管好自己。
不自律的孩子,時時刻刻要父母在旁監督,父母少嘮叨一句,他立馬能「擺爛」給你看。
但其實,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鏡像。
孩子身上的區別,也大多和父母的引導有關。
「自律的孩子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孩子一定自律。」
我們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或許只差了「自律」這個距離。
教育最大的錯覺,是認為孩子會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