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了王維這首詩,才算是真的明白人生真諦
我們寫王維,幾乎句句離不開山水田園,也離不開佛性禪意。縱觀王維的一生,在他的身上,有著無法掩去的兩面性:
少年時代的意氣風發,風情萬種,中年之後的尋求超脫,皈依佛門;既有著對仕宦生涯的強烈期待,又每每進退無依,半官半隱。
似乎,王維總是在尋找某種寄託,極力想尋找一條最契合於他的解脫方式。
這一切,與他佛風浸染的早年歲月有關,與他起起落落,一波三折的官宦生涯有關,更與他天生的性情有關。 #觀點創作營第二季#
童年對於王維來講,是寺廟裡的古燈黃卷,是叮叮噹噹的木魚聲,是悠揚而神秘的佛家音樂,是母親早晚習誦的佛經。
童年時期,母親崔氏常常牽著王維的小手,或騎驢,或乘轎,去山上的寺廟拈香禮佛。
那時候,一次禪師的談佛,一棵樹,一座香爐,甚至一尊佛像,一朵花,一隻蝴蝶,都在王維童年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正是這種恬淡而神秘的宗教家庭氛圍,對後來身居官場幾度沉浮的王維消極奉佛,以求解脫很有影響。正如他的一首《嘆白髮》詩云:
人生幾許傷心事,不向佛門何處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