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小孩子,真的不在意放假去哪裡玩
在這個日益內卷的時代,家長們總是忙著規劃孩子的未來,從興趣班到學校,從放學後的幾小時到假期,仿佛必須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非凡,他們的人生才算完整。
父母才有安全感,才能放下內心的焦慮。
但我們似乎都忘了,問一問孩子他的感受。
或者說,我們也可以問一問自己,不敢浪費不會享受孤獨沒有探索過生活和世界的人生,真的快樂嗎?
反正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甚至可以這樣說,實際、務實這兩個東西和感知世界的美好就像硬幣的兩面,它們根本就不衝突,合理地出現在生活的不同時間裡就好了。
上班謀生,下班休息,努力的時間努力,放鬆時放鬆。
同理,做父母我們也要分場景、分時間、分情況。
孩子寫作業做事時,我們以規矩為準;飯桌上、睡覺前,是我們的親子時光;周末假期,回歸生活,開開玩笑聊聊天,走走停停看看大自然。
不是所有活動都要有收穫,更不是所有時間都要利用起來。
作為普通家長中的一員,我經常帶著孩子搭個帳篷浪費時間,發發獃、收集各種樹葉子、撈撈小魚、和小朋友在陽光下跑來跑去...
撿板栗的過程中,也許會摔倒會扎手,也能體會到尋找的不易和收穫滿滿的快樂啊。
人生嘛,有經過才有經驗。
千萬不要把日子過窄了,不要把我們的焦慮和恐懼傳遞給他們。
相反,要鼓勵他們多去了解,嘗試。
當我們融入到他們的世界,馬上就會發現,小孩子,其實是不在意去哪裡玩的。
他們更在乎與誰同行,更在乎那份簡單而又純粹的快樂,更在乎活在當下的那種無憂無慮。
願每一位父母,都能重拾熱情,自在地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04
在有限的生命里,盡力做一個有趣的人
接著上一個話題聊一個不太成熟的思考哈。
關於按時長大,我是這樣想的:
嬰兒期,孩子需要的大概是保姆式的照顧,吃飽睡好,養育者情緒儘量穩定平和一些。
入小學前這段時間,約等於一個玩伴,帶他出去和同齡或者大一些的孩子社交活動,回到家一起讀讀夥伴擺弄一下玩具。
小學,是一個人模仿和觀察這個世界的階段,除上學時間外,三觀、自由意識、生活方式、和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感情,基本上都開始萌芽。
初高中,差不多要進入青春期了,學業壓力也大了,如果前面基礎打得不好,大概也聽不進去父母講話了
想要帶出去旅遊幹啥,大概也沒太多興趣了。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彌補,但歲月如同一列再也回不去的火車,當火車一往無前時,沿途遇到的人,沿途的風景都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也讓我們悄悄地在改變,有些改變是即刻發生,有些改變又是潛移默化。
很多時候,大人總是在絞盡腦汁地想如何控制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如何讓孩子前方的路更加平坦。
可這個問題的背後,是能不能從更多渠道感受到快樂的問題,是究竟如何打發時間的問題,是生活包含多少內容的問題。
假設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沒有見到很豐富多彩的安排,沒體驗感受到有趣而生動的生活,他學習的壓力和成長的煩惱又該如何發泄?
他又怎麼會知道人生有什麼不打遊戲不追逐成功的方式?
所以,這意味著我們大人首先要去做一個靈動又可愛的人。
不困於情愛,不僅僅是苟且,而是持續學習,保持著對人生的積極探索。
能夠從四季的輪換中看見美好,能夠在空餘時間唱唱小曲學學穿搭。
能夠講一些愉快而幽默的廢話,能夠安靜下來為家人準備一頓晚餐。
能夠從繁雜瑣碎的日常中,下凡人間,窺見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