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每個女人一生中,最難過的是情關。
就像有人在網絡上傾訴:
雖已和他斷了聯繫,但看著他在微信通訊錄里躺著,哪怕看一眼,還是有無限遺憾湧上心頭。
也有人說:
總是忍不住給那個人發信息,想要挽回他,但卻依然石沉大海……
還有人深陷婚外戀情,痴纏對方……
這說出了很多女性的痛點:希望有一雙慧眼,不要讓自己的真心錯付。
然而,很多女性卻容易受控於一段關係,無法進退自如:
明知關係有毒,卻無法戒斷,不能抽身而退;
投入越來越多,自己的能量卻越來越低,失去自己;
不斷在重複不被愛、不被重視的負面感受。
執著於「有毒關係」的背後,是一個人失去了關係中的「主體性」。
一個人為什麼會在關係中失去主體性呢?
在更微細的層面,是內在的「不配得感」。
「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我不配」,會將人禁錮在有毒的關係中,從而對痛苦上癮,內耗不已。
只有看見並深深托起自己的不配得感,才能真正戒斷痛苦,告別過去,爽利地走向美好的人和關係。
01. 不配得感,是如何讓人陷入有毒關係的?
在一個情感傾訴平台,一位48歲的女性和主持人說了這樣的故事。
她離婚後單身10年,獨自帶大女兒,這些年不知經歷了多少孤獨和艱辛,嘗盡了多少世間冷暖。
後來,一個男人走進了他的生活。
男人工資不高,還有欠債。
在最初交往的幾個月,男人還會時不時她發個紅包,帶她逛街吃飯。
可過幾個月,男人就開始到自己家白吃白住,不付任何開銷,連紅包也不發了。
她工資也不高,不僅要養孩子,現在又白養了個男人,也漸漸有些捉襟見肘了。但她不好意思開口問他要錢。
更讓她疑惑的是,男人似乎還和其他女性曖昧,卻又不承認。
面對內心的不甘和糾結,她問自己:我是不是太物質了?是不是太多疑了?
但身邊的朋友都好意提醒她:
你仔細想想看,他有尊重你嗎?他對你實際付出過什麼?還是只會畫大餅?
這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明眼人都看得出的有毒關係,為何令她如此上癮?
哪怕在消耗自己,哪怕利益受損、感受越來越糟,卻依然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這往往是因為內在的「不配得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不相信自己足夠好,才會在一段錯的關係中沉淪。
首先,帶有「不配得感」的人,往往會被對方的「光環」吸引,過於迷戀對方。
正如俗話說:給你點陽光你就燦爛。
這位女士在文中說:
「認識男友後,無論風雨,都有人為你留一盞燈,那是家的方向,是溫暖的港灣,有人等你回家,便是心靈最深的慰藉。」
她卻忘記了,「家人」是相互付出的,是通過實打實的經濟和情感支持、讓自己有安全感的人。
這種被放大的、虛幻又廉價的情緒價值,令人喪失判斷力,難以區分精神現實和關係現實。
其次,擁有「不配得感」的人,容易在關係中單向付出。
好的關係是做加法:有了這個人,你比獨身時更好、更有力量、看到更大的世界、走向更高的地方。
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在關係中,自身的需求是無法被滿足的,卻反而在被不斷消耗。
她無法尊重自己的需求,卻忽略自己去迎合對方,忽略了經濟的倒貼、自己的窘迫、內在的需求。
在這類關係中,付出的那方似乎在「一寸寸往後退」,不停的獻祭自己;
為了與對方融合,簡直可以讓自己的邊界、需求、感受通通消失。
同時,「不配得感」還會使人持續性地投入,難以戒斷。
有人說:渣男就像是甘蔗,一開始是甜的,可吃到最後全是渣。
可即便嘗夠了苦,不斷內耗,不停痛苦,身心俱疲,還是堅持投入,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罷休。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把每個人比成一棵牢牢紮根的大樹,在關係中感覺「我不夠好」的女性,就像是根基未長穩的樹,東搖西擺,遲早會被風雨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