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常被手麻醒?警惕這種疾病

2025-05-16     任紹昌     反饋
6/7
創傷後瘢痕形成、內分泌病變等均可能造成腕橫韌帶增厚;尤其是糖尿病病人,發生CTS的傾向較高。

而腕管狹窄主要因腕部骨折、脫位等原因導致。

3.管腔內容物體積增大、數量增多

腕管內的病理性改變(如常見的腱鞘囊腫等),或腕管內容物出現生理性改變,都將占據腕管容積,使管腔內容積變小,而使腕管內各種正常結構受到相互擠壓,而壓迫正中神經。

4.職業因素

在腕部經常反覆過度用力的職業人群中,患病率較其他職業者顯著增加。

五、如何判斷是否為腕管綜合徵?

臨床症狀是診斷腕管綜合徵的金標準,因此,準確地跟醫生描述自己的病史,包括手部麻木的症狀、持續時間以及治療經過等,尤為重要。

在詳細詢問病史後,醫生一般會先進行相應的體格檢查。

1.Tinel 征

用叩診錘輕叩腕部正中神經對應的部位,當正中神經支配的區域出現麻木、疼痛或如同螞蟻在皮膚上爬行的異常感覺,提示有腕管綜合徵。

2.Phalen 征

屈肘、前臂上舉,雙腕同時屈曲 90 度,屈腕時出現手指刺麻感或壓迫腕部中間部位後出現刺痛或麻木的感覺,如果在 60 秒內出現上述症狀,提示有腕管綜合徵。

因為體格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仍存在廣泛爭議,之後,可能還需進行實驗室檢查,如:

神經超聲檢查,明確腕管是狹窄並卡壓正中神經;

神經傳導或者電生理檢查,檢測正中神經是否損傷;

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神經損傷的炎症改變。

五、腕管綜合徵該如何治療

美國骨科醫師協會(AAOS)推薦早期病例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出現正中神經失神經支配的情況則需要考慮積極的手術治療。